作者|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
一次告别亚特兰蒂斯成功的让人们恐惧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十年后,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创作的灾难片《月落》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灾难片变科幻片,科幻片变喜剧片。各种看似高大上的科技,堪比文学。
故事的落点是,AI醒来后,我又要面对末世了。
脑洞很大,AI觉醒发动战争毁灭一切生物的设定并不新鲜。没有人能演出来,即使是大师。
AI电影不好拍,真正的AI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
最近,曾经拥有大众和福特平台的Argo AI宣布破产。大众和福特都及时止损,没有投钱进去。
当初也是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来自Google的团队。先是福特斥资10亿美元收购股份,成为大股东,随后传入的大众出资26亿美元。两家汽车巨头都曾将自己的自动驾驶团队并入公司,意图靠这一招在自动驾驶领域卡住。结果,这是一个错误。
不是死了,是减员了。
在国内,曾经的科技明星罗明科技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几轮裁员,但在最近的新闻中,裁员依然是主旋律,有的部门裁员一半,有的部门离职,要么苦苦找工作,要么积极维权,索要拖欠的工资、赔偿金、2021年的年终奖。
过去,罗明科技总融资额已经超过50亿。
人工智能的神话真的是一堆钱。
毕竟之前也是三高行业,高科技,高融资,高薪。
在2010年之前,人工智能行业的公司不到1000家。2014年,相关创业公司开始井喷。2015-2017年,AI创业公司的增量是以千为单位计算的,行业大牛大概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创业的。
AI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自然门槛也比较高。很多人在创业之前都在行业的最前沿。
比如商汤科技创始人、麻省理工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院士汤晓鸥;云科技的周西,曾经是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旷视科技的三位创始人都是清华大学的。
创业者很多,他们渴望投入资金,所以他们真的愿意为此付出。
被称为“人工智能四小龙”、的四家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公司是资本追逐的焦点。
最早的公司迪法恩斯,2011年成立之初就受到联想的青睐,获得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投资。然而次年成立的依图,拿到了天使轮的一百万美金。
当然,如果要说融资最好的,还是属于上千万起步的商汤科技。经过12轮融资,上市前融资总额达到52亿美元。
过去十年,仅“AI四小龙”的融资总额就超过500亿人民币。
财大气粗,在招人方面,也是流失。
2018年秋季,AI可以说是最火的专业,起点还得是双一流大学。不管它有多高,你都必须进入QS排行榜才能名列前茅。给应届毕业生开出30-50万的年薪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毕竟,这是有5年工作经验的RD工程师的工资水平。
后来随着AI、大数据等新专业的爆发,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相关学院和专业,近40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AI应用专业。三年累计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即使是现在,也是高考热门专业。
在过去的两年里,情况急转直下。
裁员是普遍现象。明星企业大张旗鼓的倒闭,不知名的公司悄无声息的倒闭,如果活到上市,市值早已崩盘。
独角兽商汤从巅峰时的3250亿港元市值跌至现在的425亿港元市值,跌幅高达87%,而从云科技134亿的市值与当初250亿的估值相差甚远。
为什么会出血?最大的问题,就是花钱太多。
上半年,商汤营收14亿,亏损32亿,从云营收3.9亿,亏损3.3亿。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了RD身上,甚至研发支出率超过了150%。
成本和收益不对等,成本和成绩不对等,成绩和收益不对等。
自诩行业老大的商汤,四年亏损381亿,早已超过融资额。钱越烧越多,收入越来越少。谁也承受不了,但四小龙之二至今未上市,也局限于高额亏损。
赚钱真的很难。
1.在大众消费市场,还是以卖硬件居多。比如AIoT设备,如果按照出货量来算钱,虽然利润没有那么丰厚,但是鉴于出货量很高,也能赚不少。不过一般来说,AI大厂并不鄙视这部分业务。
当然,市面上的产品也是良莠不齐,少不了“人工智障”的骂名。半夜自动讲鬼故事突然回应这种情况还是很吓人的。可见相关技术还不成熟。
2.To B的业务很多,但大众对AI技术应用的认知比较负面。
比如用AI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客服,然后让消费者很生气;
AI智能推荐,现在也让越来越多的“信息茧房”;
AI变脸技术,电视剧用来改崩明星,但也被用来造假明星色情;
人脸识别应用广泛,但近年来被滥用,被攻破的速度加快。......
3 。AI项目的一个收益就是和政府合作。应用广泛,但说实话,以现在的财政状况,能做的也不多,就算用牙做也不行。顺利收款不容易,很多项目都成了“应收账款”。
AI的故事,更大的希望寄托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拥有核心技术的大项目上。
但是,前景和金钱都不是很顺利。
说实话,这几年,关于自动驾驶的研究太多了。大厂搞it,AI厂商搞it,汽车厂商更积极。但到目前为止,自动驾驶还是没有什么名气,迟迟没有商业化。并且已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辅助驾驶”,导致多起车祸甚至连环追尾。
之后的故事显然就不太好讲了。有钱人还在烧钱,没钱进度慢。在行业寒冬挤压泡沫或者干脆停止投资无底洞的时候,这种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初创公司数量趋于下降,留存的公司主动节省开支。如果再加上未来专业人士,尤其是未来毕业生的井喷,专业热情和就业前景,也可能遭遇寒冬。
然而,处于低谷的行业还没有死。
2021年全年,全行业共发生融资活动247起,融资总额达到549.9亿元,10亿元以上的融资活动较多。但是融资阶段还是前期,B轮之前的融资占比超过50%。
这些千千真的足够燃烧吗?显然,这是不够的。
然而,在种种低迷中,资本依然在赌一个未来,期待新独角兽的出现。
当然,赌赢的前提还是需要有效的商业化。否则继续高投入不生产,行业真的会很冷。
上一篇
已是最后文章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
大家好!车检的老司机又遇到你了。我是二手车检测员老王(放心,我不住你家隔壁)。我以前是机械师,现在投身二手车行业。帮助客户解决一切问题是我的服务宗旨。欢迎收看这个关于二手车检测的有趣故事~ 感觉开年后很多人都想换车,找我们咨询推荐的人络绎不 ...
1。京奥科技002459:关于投资建设公司整合产能的公告 根据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拟扩大公司的综合产能。1.投资主体基本情况拟设立新的项目公司作为本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将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总额不超过项目投资 ...
尽快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既是河南民众所盼,亦是发展所需。 尽快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既是河南人民的希望,也是发展的需要。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设立9所高校。 “高考最难救”,是破局的重要一步。 河南一直苦于没有好大学! 河南高等教育的短 ...
他靠卖菜起家,奋斗了20多年才成为亿万富翁。现在他突然“失踪”,负债1900多亿。他就是宝能集团创始人姚振华。 去年3月,一则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的新闻成为新闻。一般来说,一个拥有数千亿财富的大企业家突然下落不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跑路、 ...